经验方略TIANJINEDUCATION155155就近以取材循史而立新——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主题选择策略■浙江省临海市杜桥实验中学王倩倩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既揭示了历史教育和历史学科的本质,也是当前教师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南。如何在教学实践层面真正落实学科素养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根据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可知,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合适的学习主题,这也是学习能否贯穿始终,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为此,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初中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主题选择策略。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是指教师选择具有真实性、探索性、驱动性的项目主题,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中内化吸收,最终完成项目要求,并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作用,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必备能力,而且顺应我国现今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就近取材,立足学科本位选择主题学科项目化和跨学科项目化是项目化学习的常见类别,其中学科项目化学习从单一学科切入,指向的是对与学科本质有关的核心问题、关键概念和专业能力的整体理解,注重学科性和专业性。初中历史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应该着眼于历史学科知识,就近取材,立足历史学科本位,将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进行整合或重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一)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定学习主题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是规定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和实施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如果脱离或者背离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教学将如无根之木,无法实施,更遑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了。在把握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选择项目化学习主题,方能体现课程性质,拓展课程内容,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在确立项目主题时应充分斟酌课程标准要求背后的“微言大义”,理解课程标准每一条要求的明确指向,从而避免项目主题与课程要求发生偏离。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课为例,基于对最新版历史课程标准核心内容的把握,结合本课所列举的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化或科技名人,这一部分的主题可以确定为“光辉璀璨的历史文明”,教师可以进行项目化教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借助网络流行热词,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又完美契合了课时主题。引导学生就本课所截取的魏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