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抢夺了张学良的财产,本庄繁最初顾念与张学良的旧谊,对财产予以保护。张学良虽然心疼财产,却不便公然索取。在日军大肆侵略的背景下,本庄繁公开送还了张学良的财产,张学良不断辟谣,最后断然拒绝。张家女眷却有不同主张,索取财产的诉求当主要源自她们。张学良财产送还事件反映了张的义利之辨,其间不无舆论的压力,也折射了本庄繁的险恶用心。在不抵抗政策下,张学良也要面对可能失去财产的窘境,而财产则成为日军辅助侵略的工具。〔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本庄繁〔作者简介〕王春林,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3)05-0230-07王春林【辽河文化论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随即占领了沈阳城,进而公然抢夺各机关及要人的财物。其中张学良的财产①尤为引人注目。它既反映了日军的残暴,又折射了东北要人的义利之辨。既往九一八事变研究多关注国民政府和张学良对日本侵略的应对以及中日两国间的博弈〔1〕,对日军掠夺的研究多集中在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业上,对东北要人的财产仅略有涉及〔2〕,而对本庄繁在事变中的作用则多集中在军事和政治上。〔3〕与之相应,张学良与本庄繁对张学良财产的态度以及财产的去向已演成故事,其间张学良大义凛然,本庄繁则假仁假义。②事实上,事件真相要复杂得多,也反映出九一八事变中中日两国主要当事人的心态以及私人交谊,这是宏大叙事的研究容易忽略的。因而笔者尝试梳理日军抢夺、送还张学良财产事件的来龙去脉,探析其间张学良与本庄繁两人的心态以及应对,进而透视双方作为的意义与考量。一、日军抢夺财产与本庄繁的暧昧态度张学良在沈阳的私邸俗称帅府,继承自其父张作霖,外观颇为气派。曾在幕府的陈灨一描绘其“画栋雕梁,奇石巨柱,若王侯邸第”〔4〕。张家①张学良的财产包括珠宝、字画、古董、现金等动产以及房产、地产、煤矿等不动产。本文主要指动产部分。②关于财产的去向有多种说法,如张学良拒收后,在返回途中被日本人或日本兵抢劫散失。参见《张学良旧居见闻》(1994年11月12日),张宝锵:《情若浓时月常圆:张宝锵通讯特写选》,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年,第42页;曲香昆、赵菊梅:《大帅府揭秘》,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第291页。九一八事变中的张学良财产送还事件230经两代积累,财产颇为丰厚。陈灨一提到“五太太衣不必丽,食不必丰,子女不必众,金钱则愈多愈妙,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