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38金融经济2023年第11期(总第569期)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国的实证研究■原帼力张丹摘要: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走深走实,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选取4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运用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和内在机制,同时就东道国经济属性和区位属性进行了异质性探讨。结果表明,第一,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建设能显著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提升。其中,东道国基础设施水平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二,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上具有异质性,对发展中国家、非陆地接壤国家以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为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关键词: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力模型中图分类号:F74;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53(2023)11-0038-12收稿日期:2023-09-30作者简介:原帼力,副教授,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张丹,硕士研究生,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ZX2022013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协同发展视角下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优化研究”(21BJY063)。一、引言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从“量”上来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2—2022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连续11年位居世界前三①。从“质”上来看,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OFDI)覆盖了18个国民经济行业。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将国际产能合作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及面的过程。2006年,我国正式提出在海外建设经贸合作区,引导企业抱团出海进行投资合作。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要“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