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DuFaZhanYuShouDuZhiLi|首都发展与首都治理|September,2023/QIANXIAN71聚力高质量发展开启朝阳新征程文献[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和经济发展大区,朝阳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深入实施“1234”发展战略,拓展承载空间、夯实产业基础、激发消费潜力、优化发展格局、强化环境支撑,不断探索新时代新征程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朝阳实践[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29-1445(2023)09-0071-04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凸显出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首都发展,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根本要求是高质量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生活幸福,标准就是首善。朝阳区立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深刻把握减量发展背景下首都高质量发展特征,不断创新发展路径,持续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盘存量增效能,功能优化拓宽发展新空间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展空间的支撑。减量发展背景下,“规模约束、功能优化、空间提升”是首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鲜明特征。近年来,朝阳区聚焦存量空间,同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与城乡融合发展,深挖发展潜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优存量拓空间。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工程。朝阳区是北京市乃至全国较早探索城市更新的城区,近年来在首都减量发展的要求下,朝阳区发挥全国老旧厂房的重要聚集区和保护利用先行区优势,探索形成老旧工业厂房转型、有形市场腾退、传统商业设施升级等存量空间转型为高效生产空间的朝阳模式。798、751、莱锦等品牌园区成为老旧厂房蝶变重生的典范,郎园还实现在杭州、厦门等地的品牌输出。同时,积极探索功能性更新与社会性更新统筹推进新路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在为市民开辟高品质公共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沿岸商圈发展活力,亮马河实现了从生态河道到滨水商业带再到滨水生活空间的拓展和升级。正在推进的朝外大街商圈作为北京市首个片区更新类公共空间试点项目,涉及朝外大街产业、商业、建筑空间及城市景观的联动更新,更新后的朝外大街引入多家首店和品牌概念店,古老商街逐渐变成城市活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