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桃品类众多、适应性强,是甘肃省分布较广的水果之一。兰州位于甘肃省桃生产的中部产区[1],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桃园生草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2],增加表层土壤生物量和覆盖度,是改善表层土壤性质和科学管理土壤水分的重要措施[3-4]。桃园生草还可为天敌昆虫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而对害虫种群起到控制作用[5]。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桃潜叶蛾分别是鳞翅目蛀果蛾科、小卷叶蛾科、草螟科、潜叶蛾科害虫,是桃树生长期的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主要影响桃树新梢生长,后期与苹小卷叶蛾、桃蛀螟一起蛀食果肉,使商品果率及产量下降;桃潜叶蛾主要危害叶片,潜食叶肉,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6-9]。害虫种群的存在和发生需要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以及气候影响下的相对稳定的环境变动规律。害虫种群的发生动态就是自身与环境变动规律相适应的结果[10]。所以,明确害虫优势种群、种群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是害虫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的前提。本文通过性诱剂桶型诱捕器诱集法监测生草桃园5种主要鳞翅目害虫诱捕数量,为生产实践中害虫发生期与发生量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害虫发生规律与环境气候条件、栽培管理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共设置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桃潜叶蛾5种桶型诱捕器,诱捕器直径23cm、高14cm,诱芯放置在桶口齐平处。性信息素诱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提供。作者简介:张译文,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E-mail:964276080@qq.com通信作者:王发林,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栽培生理与生态研究。E-mail:wfl@gsagr.ac.cn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CARS-30-Z-17);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项目“西北高旱桃区生草桃园害虫及天敌昆虫发生规律研究”(2020GAAS39);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列重点研发计划“浅山旱区重茬桃园改造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2GAAS21)。收稿日期:2023-07-14兰州生草桃园5种主要鳞翅目害虫发生规律调查张译文,牛茹萱,王卫成,王晨冰,王发林*(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兰州730070)摘要:2020—2021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桃品种园利用性诱剂诱捕法监测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桃潜叶蛾5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