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地处皖东,属于丘陵易旱地区,耕地面积7.73万hm2,农业人口40万人,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万hm2,主要是一季中籼稻,常年旱稻种植面积0.2万hm2。为筛选适宜来安县种植的旱籼稻新品种,2022年来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7个旱籼稻新品种的区域适应性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友两优265、鑫两优520、绿旱两优888、荃广优857、旱优723、绿旱007、绿旱1号(CK)共7个水稻品种。1.2试验点概况试验安排在丘陵易旱地区的张山镇张山村市级示范农场———鲍彭春家庭农场进行。试验田未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周围有塘坝,便于灌溉,土壤质地为马肝土,偏黏,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油菜。1.3试验设计小区排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地面积0.30hm2,小区面积0.0333hm2,未设重复。保护行设置1m宽度。1.4栽培管理1.4.1种子处理及播种方式。采用先正达公司拌种剂25%迈舒平(有效成分:噻虫嗪22.2%,咯菌腈1.1%,精甲霜灵1.7%)包衣,拌种浓度为2mL/kg,加适量水拌种。播种采用机条播,常规籼稻60kg/hm2,杂交籼稻30kg/hm2,播期5月20日。1.4.2肥水管理。基肥采用45%三元复合肥(N∶P∶K=15∶15∶15)600kg/hm2+尿素150kg/hm2+锌肥7.5kg/hm2。分蘖肥施尿素150kg/hm2,穗肥人工撒施复合肥225kg/hm2。试验田四周开排灌水沟,试验期间共灌水6次。1.4.3杂草防治。除草方式为播后芽前处理,5月22日,用60%丁草胺乳剂0.9kg/hm2,兑水525kg喷雾。1.4.4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情报结合试验田水稻生育期,病虫害防治3次,均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第1次病虫害防治于7月22日每0.0666hm2用24%噻呋酰胺30mL+福戈(40%氯虫·噻虫嗪)20g兑水1kg,预防纹枯病、卷叶螟和稻飞虱。8月1日每0.0666hm2用福戈(40%氯虫·噻虫嗪)20g+32.5%阿米妙收(苯醚甲环唑12.5g,嘧菌酯20g)预防虫害和穗期病害。8月18日每0.0666hm2用20%井·酮·三环唑125g预防1次穗期病害。1.5试验期间气象情况7月中旬至8月下旬来安县遭遇罕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试验旱稻幼穗分化和扬花灌浆造成不同程度影朱建东(安徽省来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来安239200)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来安县种植的旱籼稻新品种。[方法]选取7个旱籼稻品种,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的产量、性状和抗性表现。[结果]7个旱籼稻品种中,友两优265、绿旱1号(CK)、绿旱两优888、荃广优857产量表现较好,尤其在试验期间高温热害的特殊气候条件下,表现较好的稳产、丰产性。[结论]友两优265、绿旱1号、绿旱两优888、荃广优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