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学报窑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双月刊圆园23年9月出版收稿日期院2023-07-15作者简介院陆永胜(1978-),男,河南南阳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东南大学中华文化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毛明娟(1986-),女,四川达州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南大学中华文化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基金项目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阳明学诠释史研究”(17AZX006);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项目“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ZT-211028603);江苏省重点智库“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年度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研究”(DDZTZK2021B1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逻辑、困境审视与推进路径陆永胜,毛明娟(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呈现为精神生产—精神供给—精神消费的内在理论逻辑和路径建构逻辑,理论与实践逻辑的统一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价值观念和现实目标的合一。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着多元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精神生活贫富差距大、精神境界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其根源是精神生产同质化、精神资源供给失衡、全民精神消费能力不足。因此,必须积极推进优质精神资源生产、着力优化精神资源有效供给、努力提升全民消费能力,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序推进。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视域下,探索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逻辑;路径建构中图分类号院D6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员远苑猿原圆猿缘怨渊圆园23冤园5原园001原09编者按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彰显了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本期专栏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主题刊发两篇文章。其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逻辑、困境审视与推进路径》一文积极关注与回应人们当下的生活样态与精神诉求,从理论上揭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从实践上破解制约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明确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序推进的路径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