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从老年人的消极和积极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着手,对832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适当建议和启示。结果显示:当前安徽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身体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心理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居住方式和居住地区。[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中图分类号]B844.4;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23)10-0017-03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10月第10期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不同养老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K2019A0938);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般科学研究项目“失智老年人的非药物干预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YZ2020TD002);2020年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编号:2020szsfkc0511)作者简介:陈景(1992-),女,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老年心理、心理健康;王元元(1981-),女,安徽宿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周(1981-),女,黑龙江伊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探析———老有所忧,老亦有所乐(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601)■陈景,王元元,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国家之一,健康状况下降、社会快速发展给老年人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带来变化等,都可能会使其出现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是老龄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旨在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助力积极老龄化,促进老龄事业发展。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安徽省16个地市城乡老年人,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语言、意识表达能力清楚且同意参与该项调查研究的老年人。排除标准:(1)有严重认知障碍;(2)近期有重大家庭变故;(3)有严重精神病。(二)调查方法采用方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