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疾病防治于存远(东光县中医医院骨科)骨折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较高,而且随着患者年龄越大、骨密度越低,骨头的脆弱度就会越高,那么发生骨折的概率也就越高。老年人骨折大多数都是因为骨质疏松造成的,关于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也受到极大关注,需要引起高度注意。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骨折发病率也不断提高,老年患者发生骨折不仅是因为骨密度降低,也是因为患者的机体功能下降、平衡力减弱,因此很容易发生骨折的问题。骨折发生后要积极采取治疗,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水平,提高治疗效果。◎老年骨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给老年人造成生理上的不适,也影响着老人的生活水平,造成老年骨折的两个常见原因如下。(1)肌腱钙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持续下降,同时他们的肌肉和肌腱等运动功能也会慢慢地减弱,从而导致他们的活动能力持续降低,从而导致肌腱钙化,肌肉的弹性和韧性也会越来越差,会造成肌肉萎缩、造成肌肉的协调性下降。因此,当老年人进行运动时,其骨骼的肌肉、韧带等受力平衡失调,极易发生骨折;(2)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P)是一类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骨质疏松症与人体衰老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骨代谢的分泌量、无机元素存储分布还有器官组织反应力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骨代谢的特点也因此发生变化,因此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老年人骨折的预防和急救方法◎老年患者骨折的症状有哪些骨折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这是由于他们的骨骼比较脆弱,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出现骨折。但如果是骨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有后遗症。老年骨折症状表现为以下几点。(1)局部表现。中老年患者发生骨折后,不仅有骨折的全部体征,还有其他的临床表现。也就是患者的四肢会出现一些改变,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活动。另外,在骨折后,还会有骨擦音、骨擦感等症状。(2)全身表现。首先是出血症状。在发烧的情况下,骨折处会出现大出血,随着血肿的消退,患者的体温也会上升,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38℃。开放性骨折患者体温上升则考虑可能是感染;其次为休克。如果老年人有骨盆骨折、脊柱骨折、股骨骨折、多发性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可能会引起休克,主要表现为全身软组织损伤、剧烈疼痛、大量出血或伴有内脏损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