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实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家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在行业人才培养和输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有利于为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价值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具有推动作用。一是通过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使高职院校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实现自身幸福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方式,在劳动中不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中,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为个人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扎实的劳动知识技能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坚实保障。高质量就业是检验大学生就业力的有力说明。丰富且专业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是高质量就业的保障。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实习、实训、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所属行业情况,更给学生创造了完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的机会。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了解所属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现有劳动知识及技能能否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求,提前规划并学习相关知识。创造性劳动能力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引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核。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和培养人才队伍的结合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既需要教师依托书本讲解专业基础知识,又需要走出课堂,结合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开展相应的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研究性劳动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职业魅力,积累职业经验,逐步建立创新思维意识和创造性劳动能力以及脚踏实地、诚实守信的劳动意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问题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认知有所欠缺。一方面,思想上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作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其管理者及教育者大多习惯以传统的“德智体美”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按照这一标准。这就导致劳动教育未能发挥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视为体力劳动。有些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将其简单理解为体力劳动,组织学生开展简单的校园环境绿化及美化等,忽视其他劳动形态。同时,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