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科学咨询第15期(总第813期)·228·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编号:FZ20211306);2022年扬职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职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2021年扬州市职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劳动教育融入制造类专业教学的路径研究”(编号:sz2021216);2022年扬州市职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扬州市职业大学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作者简介:赵倩(1984—),女,山东烟台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材料改性及热处理、高职教育。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国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火热开展起来[1]。工程材料与热加工是机械、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专业课程对接、岗位能力对接、专业知识对接”的理念,该课程的教师旨在培养学生在合理选材、组织分析、热处理改性、失效分析、质量检验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劳动观,以满足机械、机电类行业的岗位需求。一、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2020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2]。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关系紧密,教师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也就是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中。劳动教育会培养学生勤劳、质朴、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和良好的劳动习惯[3]。在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秉持“劳动教育”的理念,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先、理论服务于实践”为原则,以企业实际工作案例、实验实践教学、企业实习交流为抓手,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进而将艰苦奋斗、科学严谨、团结协作等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学生的心中,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4]。二、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使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劳动观。4.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三、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施(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及实用性。学生要想对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不仅要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