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CHOLNIEWEPFORCESARMEES蓝盔天使记中国第十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护士周娟文/图:汪学潮林雪峰刘宾“一辆满载不明物品的皮卡冲击超营北门发生爆炸,一名哨兵腿部被炸飞的物品砸伤,请医疗分队立即前出救护!”马里加奥时间5月18日19时许,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中国第十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所在的联马团中国二级医院营区响起,各组长的对讲机里传来了警卫值班员的紧急呼叫。听到防卫急救演练的呼叫声,护士周娟推着输液小车飞奔回护士站,穿上防弹背心、戴好蓝色头盔,迅速登上轮式装甲救护车前出急救“伤员”。“爆炸”现场,一名小腿“血肉模糊”的“伤员”躺在地上呻吟不止。看到这样的场景,周娟似乎忘记了这是一场例行性防卫急救演练,她用流利的英文一边安慰“伤员”不要害怕,一边快速地消毒、清创、止血、包扎,不大工夫就处置好了“伤员”伤口。“周娟曾3次参加维和任务,战救技术过硬,是我们心目中的‘蓝盔天使。”中国第十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队长许林称赞这名维和老战友说。今年3月,联马团专门派出宣传官,拍摄制作了短视频“中国维和护士周娟的一天”。视频在联马团的官网和推特账号上发布后,周娟迅速“走红”。4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张军大使在安理会马里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时,也提到了周娟的故事。2013年5月,周娟所在的医院首次受命抽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30岁的周娟毅然递交了申请。当时,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不到两年,这个年轻的国家由于饱经战乱,近150万人流离失所,37万人逃到周边国家沦为难民。家人担心她的安全,建议她再考虑一下,周娟却坚持自己的决定。集训期间进行语言考核时,教官发现她英语口语带有口音,担心出国执行维和任务可能出现交流障碍,把她列人了备选队员名单。为纠正发音,周娟找专业老师练了1个多月,最终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她还坚持每天早起1小时,跑步5公里,做60个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经过几个月的坚持,集训选拔考核时,周娟成了全队的“体能小达人”。有人问周娟:“为什么这么拼?”她回答说:“大家都称我们护士为‘白衣天使,但战场上的天使必须锤炼坚韧的翅膀!”中国维和医疗队进驻南苏丹瓦乌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后不久,当地发生群殿,造成几十名平民受伤。按照联合国《谅解备忘录》《出兵国指南》等规定,当地平民不属于维和二级医院正常保障范围。医疗队请示上级,得到同意后,选派精干医护人员,驰援当地医院实施人道主义救治。周娟第一个报名参加,投人了这场抢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