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论坛-284-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年第34卷第12期(总第560期)乡村振兴计划是我国当代利国利民的国家政策,开放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有着积极向上和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乡村文化振兴主要是植根于乡村地区的人的教育,受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地方文化、乡村习俗的影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还未普及,个别地区教育环境差、文化水平低是影响乡村文化发展,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而开放大学独有的教育资源和已经形成的地市级教育机构,深入各地区的开放大学基地就成为乡村教育的必须之选。本研究通过精准调研陕西乡村文化现状,因地制宜、以需定供;结合陕西开放大学自身办学优势优化供给;利用开放教育各级社会组织力量多措并举,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教育和服务,为开放教育融入陕西省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效长期结合的路径。1陕西省地域经济文化差异第一,陕北地区虽然大部分以黄土高坡文化自称,但是依据地理和环境不同,乡镇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洛川县的阿寺村和黄连河村就依靠优质的地理资源和气候因素,大力发展种植相关产业,不仅为两个村庄分别带来了“中国苹果第一村”和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美名,还绘就了一幅陕北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针对乡村振兴的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需求点,农户急需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和苹果产品直播营销的技巧、政府对接MCN平台支持。对于家乡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退役士兵和大学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希望有更多的职业教育和相关技能提升机会。经济发展带动着文化生活的繁荣兴盛,人居环境改造让当地成为了宜游宜居之地,洛川县阿寺村妇女手工制作的面花、剪纸,成为了旅游标志物和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如何将极具地方特色的面花、剪纸宣传出去,营销出去,是待解决的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需求。第二,关中地区历史悠久,虽然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经济和文化相对滞后,但文化优势得天独厚,所以关中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经费充足。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是走城镇一体化,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文化的发展。然而有些地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现状是,一是留守的老年人精力有限,而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闲置;二是距离群众居住地较远,位置偏僻,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三是长期无人管理,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城镇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带动下,乡村留守人员需要精准式社区文化建设,以丰富物质文化生活,还需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