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562023年第6期命是题研究www.zhongshucan.com聚焦素养立意彰显育人导向以一道八年级期末压轴题的命制为例钱小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仲院初级中学)摘要:初中数学试题命制应坚持素养立意,充分发挥试题的育人导向作用。通过一道八年级期末压轴题的命制历程,得到启示:立足基础,注重知识迁移与运用;源于教材,注重试题创新与发展;启迪思维,注重逻辑关联与整合。关键词:素养立意;命题研究;数学思维;育人导向文章编号:1002-2171(2023)6-0056-04笔者有幸参加了姜堰区2022年秋季期末八年级数学试卷的命制工作,其压轴题源于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道练习题,命题组基于“四基”,着眼“四能”,历经“化静为动、变换情境,穿针引线、系统优化,关联逻辑、思维深化,精心打磨、去伪存真”的过程,最终的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其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素养。下面笔者基于试题命制过程谈对“聚焦素养立意,彰显育人导向”的命题思考。1命题历程1.1命题立意由于本次考试考查范围为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包含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勾股定理、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一次函数等,笔者决定以教材典型几何问题为基本素材,引人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相关章节的核心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化归、变与不变、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聚焦推理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等。1.2素材来源(教材第一章第3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练习第2题)已知:如图1,CBAD,AE工DC,垂足分别为B,E,AE,BC相交于点F,且AB=BC。求则点E移动到DC的延长线上(如图2),图形位置发生了变化。若点D沿射线BA向左移动,则又会形成如图3、图4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CEFABD图1证:△ABF△CBD。这是教材中的一道经典几何题,由已知条件易知ZBAF=ZBCD,进而证得△ABF≥△CBD。从图形变换的角度看,△CBD可看作是由△ABF绕点B顺时针旋转90°所得。鉴于此,笔者思考能否从这个熟悉的图形出发,关联有关核心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进行操作与探究、观察与猜想、思考与表达。1.3试题命制1.3.1化静为动,变换情境教材练习题中呈现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静态的,形状和大小均不发生改变,且直观可见BC>BD。若不改变条件中的已有关系,让点D由此位置向右移动,当BD>BC时,发现要使AE工CD且垂足为E,FEACB图2经探究发现,点D在直线AB上运动时(不与点B重合),△ABF与△CBD全等的关系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