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3卷第5期http://kfxb.publish.founderss.cn/·综述·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慢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进展时间1,万芮含2,王亚飞1,3,4,公晨1,3,4,王于领1,3,4*1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广州510655;2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3广东省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55;4广州市黄埔区中六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55*通信作者:王于领,E-mail:wangyul@mail.sysu.edu.cn收稿日期:2023-03-16;接受日期:2023-07-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2007700);广东省合生珠江教育发展基金会“健康中国,康复行动”(H20190116202012724);广东省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2023B110003)DOI:10.3724/SP.J.1329.2023.0501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摘要腰痛(LBP)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约2/3的腰痛患者在初次发病后持续演变为慢性腰痛(CLBP),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当前CLBP常用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缺乏长期疗效,并且可能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如增加骨折、抑郁等风险。有研究表明,CLBP患者参与疼痛调节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通过中枢刺激的方式来调节参与疼痛处理的异常脑区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tDCS可通过电极将特定的低强度电流作用于目标脑区,改变皮质兴奋性,实现对大脑神经活动的调控以达到镇痛的目的。然而,由于CLBP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刺激参数的不一致,tDCS在这一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存在较大差异。现对国内外近年来tDCS在CLBP康复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刺激靶点、频率、协同治疗方案等)和潜在有效的治疗模式,归纳总结了tDCS的镇痛机制,以期能够为CLBP的非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单次tDCS刺激或联合外周干预协同治疗CLBP的效果较好,但仅使用tDCS进行重复多次刺激的疗效并不理想。与初级运动皮质区相比,前额叶区作为tDCS的刺激靶点在治疗CLBP方面显示出更大的潜力。此外,tDCS治疗CLBP的效应机制可能与其对疼痛相关神经信号通路、局部区域脑血流量和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有关。下一步还需围绕CLBP患者的不同症状,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不同刺激参数对比等高质量临床研究,从多个维度探讨tDCS在CLBP治疗中的潜力,优化刺激方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