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期马玉娟(临夏州东乡县达板幼儿园,甘肃东乡73140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华夏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灿烂辉煌的成就。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导向下实现文化先行,用传统文化浸润幼儿的心灵,培养幼儿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幼儿能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内容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思想情操大有裨益。幼儿园教师需要抓住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点,根据幼儿的认知习惯、兴趣爱好和思维水平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及个性化成长。(一)传统礼仪教育传统礼仪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餐桌礼仪、见面礼仪、行走礼仪非常成熟,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学前教育,让幼儿自主遵守传统文化礼仪,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比如在吃饭时不说话、不打闹,遇见人时主动打招呼,过马路时走右边。教师应立足于幼儿的点滴生活,积极地落实传统礼仪教育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二)传统节日的教育传统节日较为丰富且多样,是传统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除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感悟传统节日,共同学习传统节日的历史知识,了解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感悟节日背后的文化习俗以及历史渊源,逐步提升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及层次。(三)传统文学教育传统文学历经时代洗礼,流传至今,朗朗上口,其文字非常精练,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将传统文学作品作为启蒙教材,让幼儿反复诵读,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帮助幼儿了解生活常识,理解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摘要传统文化能够浸润幼儿的心灵,陶冶幼儿的情操并开启幼儿的智慧大门,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在组织开展学前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坚持文化先行,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方式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以德育人,确保幼儿能够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心,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本文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内容着手,深入分析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路径,以期为促进学前教育改革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