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协作信息2023(9)总第1490期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体系,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国企业还普遍存在着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发展。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从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从内容上看全面预算管理分为基本预算管理和专项预算管理两类。基本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业务特点和财务管理要求的预算方案,并组织实施的一种管理方式。专项预算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管理目标,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业务特点和财务管理要求的预算方案,并组织实施的一种管理方式。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以全面预算为核心,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计划、控制、协调、监督,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全面预算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长期的、综合性的管理方式。其不仅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还包括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以预算为中心,通过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因素,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方针、战略目标和计划,并将这些方针、目标和计划落实到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在现代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一种财务管理方式,更是一种战略管理方式,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重要性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概括,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同时面临着结构转型的任务,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改革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其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全面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