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24年2月(总第257期)英语广场收稿日期:2023-5-30基于文化图式理论的旅游文本文化负载词翻译——以沂蒙山旅游区为例□李成明赵伟伶[摘要]在过去,受制于以归化为主的翻译观念,旅游文本翻译往往关注其目的和功能,采用“西化”或删减部分文化负载词的方法,这致使旅游文本的文化内涵大幅度降低。本文从文化图式理论角度出发,以沂蒙山旅游区的相关文本为例,分析旅游文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进而实现文化图式的重建与融合,为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启示,助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关键词]文化图式理论;旅游翻译;文化负载词[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5-0007-05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也开始进入了全球化时代。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作为旅游文本的翻译重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广受关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到位,文化负载词的深层含义未能得到准确表达,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为了成功完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译者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尽可能避免误译和漏译,尽可能地优化译文表达。本文基于文化图式理论,对旅游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国内旅游业走向世界添砖加瓦,促进文一样倔”。这是一个英文中常见的俗语,既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又符合英语世界读者所处的低语境。4结语《活着》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能够获得成功,与译者白睿文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了高低语境文化间的良好互动密不可分。译者通过直译、意译、加注等方法用另一种语言再现了精彩的原小说,既保留了汉语的高语境文化特性,又适当顺应了低语境文化的阅读习惯,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传达了一部情感真挚、思想深刻、富有文学特色的现实主义著作,可谓是一次成功的翻译活动。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艺术,不仅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也是实现不同文化间沟通交流的媒介。成功的翻译离不开对语境的适应。译者要充分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在语境文化上的差异,在把握源语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反复斟酌推敲,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及方法,最大化地再现源语语境。译者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只有不断精进语言以及提高文化素养,才能扮演好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BERRYM.Tolive[M].NewYork:AnchorBooks,2003.[2]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Oxford:Perg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