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用“整块学习时间”理念指导阅读教学的研究吴华芳(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00)摘要: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呼吁教师为学生创设“整块学习时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表里的生物》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词组分类导入”“自主品读文本”“课外拓展对比”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整块学习时间”的认识;又从“善用线索”“开放讲台”“个性话题”三方面深入探讨了学生对“整块学习时间”的理解,以期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关键词:整块学习时间;《表里的生物》;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近些年,笔者对学生“整块学习时间”的课堂教学新样态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在完成单元大任务时,必须依赖“整块学习时间”;哪怕是课时中的小任务也要有“整块学习时间”才能完成。因此,课堂给学生留有“整块学习时间”,这是趋势使然,也是现实要求。现在课堂上的“替学”现象还是很普遍的,依然会有教师习惯用一个个零散的、碎片化的问题与学生互动,挤占学生的“整块学习时间”。这种暖房中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试想,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提问、不会思考、不会解决问题,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引导者、点拨者、参与者。学生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被认可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则要有一定的教学环境和适当的方法,给学生创设“整块学习时间”,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给学生“整块学习时间”,教师要懂得放手,要摒弃看似热闹的“师生互动”,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深度思考,自己去研讨探究,从而真正锻炼学生的学习力。下面笔者以《表里的生物》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整块学习时间”的认识与实践。一、理念与实践《表里的生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表里的生物》一文主要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一个小蝎子。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有探索精神的孩童形象。本文不仅语言生动有趣,而且内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