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以言写心,以情动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探究郑少娟(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初级中学,广东中山528400)摘要:写作是一个人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及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初中阶段,写作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避免出现技巧与情感分离、方法与思维脱节、经验与创新失衡等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写作与阅读紧密结合,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并细化教学目标,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据可循。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创新有所启发。关键词:真情实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上,部分学生难以将情感注入作文中,导致文章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感,这不仅会使自己陷入写作的困境,还会令教师感到担忧。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的内心情感丰富,情绪波动较大,文字往往能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不懂得如何用文字直抒胸臆,可能会难以进行自我排遣,使得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情感激发,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还可以充盈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重技巧,轻情感当前,部分初中生的作文华而不实,没有“灵魂”,令人读起来感到枯燥乏味。这种问题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写作知识,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忽视了学生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更新,因此没有认识到,写作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生动展现,只有将情感融入文字中,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2.重方法,轻思维现阶段,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向学生灌输写作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及锻炼,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只会模仿他人的写作风格,难以真正发挥创造力及想象力。另外,这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过于依赖范文,致力于引导学生借鉴范文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再专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是将是否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