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5月第14卷第13期综合医学·119·1.3方法(1)羊水细胞接种:在B超引导下经腹选取穿刺点进行穿刺,抽取羊水约20mL,分别置于2支15mL的一次性无菌离心管中,送检后进行双人双线单独培养。以15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弃上清保留0.5mL沉淀物。充分混匀后吸入含3.5mL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瓶中,放入37℃5%Co2浓度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羊水细胞培养换液:一般在接种培养后第7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羊水细胞的克隆大小及数目。如细胞生长旺盛,在贴壁细胞层(有较好的梭形细胞克隆)的背景下出现圆形细胞并有一定数量克隆时即可换液。换液时将原瓶培养液吸入至另一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原瓶加入3mL培养基继续培养。(3)羊水细胞收获及制片:原瓶换液后继续培养1~2d,当贴壁细胞背景下出现大量圆形透亮细胞时即可加秋水仙素进行收获。加入秋水仙素(2mL注射器针头垂直加入4~5滴)继续培养1h后取出。先将培养液吸入到离心管中,在瓶中加入2mL0.25%Trypsin-EDTA继续放入培养箱中10min。取出后用吸管吹打下瓶中细胞吸入离心管,以2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后取沉淀加入预温至37℃0.075mol/L氯化钾溶液6mL进行低渗处理。然后加入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依次进行预固定1次,固定2次,最后根据细胞沉淀多少加入固定液调制成浓度适宜的细胞悬液。在室内合适的环境中滴片2~3张,75℃烤片3h后用已配置好的0.025%胰酶消化显带,Giemsa染液染色。收获时间大多数为培养第8~9天,最长为15d。若标本培养不成功,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和受检者。(4)核型分析及结果发放:制备好的标本用全自动染色体核型扫描分析系统进行扫描,得到图像后进行分析。计数分析的细胞来自2个独立的细胞培养系统,所分析的细胞的染色体显带分辨率应达到320条带水平[7],每例计数2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如遇嵌合体,则增加染色体病是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所致的疾病,是新生儿缺陷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确诊染色体异常的方法,是诊断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2-3]。羊水细胞培养是检查染色体异常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产前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4]。羊水染色体分裂相的多少、分散的好坏及显带是否清晰是染色体核型分析准确性的前提。羊水多来源于外、中、内三个胚层的脱落细胞,活细胞少,培养难度高[5]。因此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过程较复杂,涉及到羊水细胞的采集、接种、培养、观察、收获及制片等诸多环节。此外,由于羊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