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教育视野┆热点聚焦新课标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陈树梅(仙游金石中学,福建仙游351200)【摘要】在初中阶段,生物学是一门能够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生物的基础学科,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合理运用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基于此,在阐述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即:创建问题情境,激发生物探究兴趣;立足于新课标,进行恰当的交流和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旨在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5-0001-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5.001生物学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在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生命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基于实验教学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进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知识教学而言,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验对象的生命性。初中生物实验主要是研究一些生物,这意味着学生需要与活体生物互动,观察其生命现象和所处生态环境,从中获取有关生命科学的深刻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实验教学需要注重生命伦理和实验伦理的教育,以确保学生尊重和保护生物的权益。二是,实验类型的多样性。初中生物实验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观察、测量、实验、探究等不同的方法,教师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类型,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三是,实验地点的灵活性。生物实验可以在实验室、校园内或校外进行,这种实验地点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学生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可行性选择合适的实验地点,并提供安全和有效的实验环境。二、初中生物加强实验教学的意义(一)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生物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能够亲自观察、探究和实践生物现象,这种亲身经历远比仅仅听讲或读书更加深刻和有趣。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观察到生命的神奇和多样性,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