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小学语文以读促写分层教学的策略探析钟梅桂(广东省肇庆鼎湖第一实验学校,广东肇庆526000)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不过,部分小学生由于阅读量少、写作经验不足,在写作时常常会面临语言匮乏、内容空洞、立意不深、结构较乱等问题,有待教师解决。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然后提出了小学语文以读促写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助力广大教师因材施教,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分层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各学段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落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思相应的教学策略,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高效学习保驾护航。一、读写结合与以读促写的区别读写结合和以读促写的含义并不相同且极易混淆。读写结合,即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二者是并列、平等的关系,需要被同样重视。以读促写,即通过阅读这一途径,达到提高一个人写作能力的目的,二者存在主次之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厘清两者的区别,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学习。二、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主要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各个学段均存在一些写作能力不佳的学生,他们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大同小异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二年级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看图写话方面。他们正处于识字认词的阶段,写作知识积累较少,语言组织能力不强,难以将所见的事物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另外,由于他们掌握的词语较少,不知道如何写长句子,也不知如何具体描述一个动作,只能凭借直觉,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基础的表达。较之一、二年级的学生,三、四年级的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均显著增加,识字量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他们在写作时普遍存在细节把控不到位、修辞方法运用不扎实、内容乏善可陈等问题。另外,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不会从阅读中挖掘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思维由此受到限制。经过四年的学习,五、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阅读视野更加开阔,作文也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