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路径探索莫刚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市双江镇龙坪小学,广西桂林546600)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逐步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意义、原则和策略,旨在帮助广大教师突破阅读教学的瓶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阅读不仅是学生积累知识、拓展思维、丰富内心、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大有裨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各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教师用实际行动加以践行,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深度阅读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层次思考,探究文本的文学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深度阅读教学的核心要点,结合学生的学情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优化低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来看,笔者发现了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1.教学重点不明现阶段,部分教师在阅读课上侧重于讲解字词、语法、修辞和主旨,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文化修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样会使阅读教学变得流于表面,甚至会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失衡。2.师生角色没有完全转变当前,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习惯于做课堂的主导者,这一问题多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过度指导上,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难以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3.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传统的阅读教学流程通常包括作者介绍、文章阅读、字词讲解、结构划分、段落解读及主题提炼等步骤,且以灌输知识为主要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4.学生的阅读视野受限现阶段,一些学生的阅读范围仅限于教科书,很少主动阅读课外读物,也没有把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写作实践和生活实践中。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视野会受限,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