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课改教研┆教研园地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陈淑华(漳州市东铺头中心小学,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课中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均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前置性作业的实施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以往作业实践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影响了前置性作业的实施效果。为此,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背景,制定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拟定作业设计方向,拓展前置性作业形式。同时,为迎合多层次学生发展需求,设计差异化作业内容,并且融入生活实践元素,以丰富作业内容,为推进前置性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奠定基础。【关键词】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6-0161-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6.049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作业属于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对现有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有助于强化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但传统作业布置大多围绕所学知识点进行,多为枯燥乏味的反复训练,并且多出现在教学完成后。“双减”视域下,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减负增质”的育人理念。前置性作业是一种课前作业形式,是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目标的重要基础。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完成,学生可在课前形成对新知识内容的全面了解,教师也可充分把握每位学生学习近况,从而调整课中教学计划,真正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重点,实现“利于教”“设计教”向“利于学”“设计学”的转变。为此,探究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一、清晰目标定位,把握作业设计方向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开端,目标的设计将影响最终策略的实施方向和结果,对于前置性作业亦是如此。为将前置性作业贯彻于实际,在作业设计前应做好目标定位,除根据学段教与学目标确定难易程度以外,还应结合教材内容,优化作业设计形式。同时,教师应做好课堂教学目标与前置性作业方向的区分,侧重于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以此确保前置性作业的有序实施,为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以小学语文《父爱之舟》一课为例,本课属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单元教学主题围绕“舐犊情深”来展开,课文中包含许多细节和场景上的描写,隐性表达主人公与父亲的情感。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因此面对一些隐性的情感,包括场景和细节描写等,常出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