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小学彭铭l劳动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是一门承担着独特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的独立学科。有的小学生很少有劳动实践的机会,劳动观教研在线念比较淡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贯彻劳动教育理念,以劳动教育的活动拓展和优化语文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塑造优良的人格特质,促进学生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本文围绕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主题,着重阐述了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方法。一、劳动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让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二)有助于良好劳动环境的营造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能完善学生的薄弱环节,将学生引人劳动学习中,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三)符合现代化教育目标从古至今,人与劳动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学生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缺乏劳动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便会有很多不便,难以担当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劳动教育就是以具体、科学、操作性强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一)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劳动资源统编教材的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其中突出劳动主题的课文不少,比如《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等,都歌颂了劳动光荣的主题。对于年龄小、认知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讲,他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的感情和主题,品读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接受教师的正确指导,就可以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解读,整合教材中的内容,挖掘与劳动有关的素材,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深化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印象,让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步人课文情境,布局劳动教育训练点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028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