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课堂实践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蒋启炜(漳平市桂林中心学校,福建漳平364400)【摘要】信息技术为原本单一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突破与创新的机会。为此,基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从提升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促进个性化发展三个角度概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制定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包括以形成开放化认知结构为目的,创设教育云平台;借助微课教学资源,营造多元化教学情境;利用数字化应用技术,设计个性化学习档案。望研究能够为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构建高质量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助力。【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云平台;微课;学习档案【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4-0126-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4.039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控制与通信技术等,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可在改变传统教与学形式的基础上,拓展信息科技课堂育人资源。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如何精准选择信息技术,如何搭建带有信息科技主题的信息化课堂,是每个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为此,基于信息技术角度,开展关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一、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结合信息技术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以教材理论教学为主导的信息科技课堂,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递,不利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心理。小学生带有形象化思维特点,而信息技术包含多种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以视频、智能技术等多种形式,将理论知识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呈现,更能融合带有趣味性特征且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热点话题,有助于增强课堂互动性,为信息科技课堂增添色彩,达成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目的。第二,拓展学习空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为人们生活、工作甚至是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包括媒体平台、教育网站等,均从不同角度拓展教与学的空间。学生可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的教育云平台,于课上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于课下巩固学习认知;还可结合信息技术构建的学习评价系统,检验自身学习能力。可以说,将信息技术融入信息科技教学中,为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推进学生在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信息技术加持下,教师可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