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为例闫召平(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山东德州253400)摘要: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想象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为例,分析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的特点,通过调整课前准备、课中施教、课后评改三个教学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想象作文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关键词:想象作文;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想实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标,必须要重视想象作文的教学,指导学生在创作想象作文的过程中,延伸思维、展开想象。此外,教师需要以原有教学模式为基础,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策略,以打造全新的教学体系。一、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的特点第一,虚拟性。想象作文并不是对人和事物的真实记录,而是要以现实生活以及实际经验为基础,进行进一步联想和构思,衍生出新的情节或形象,所以虚拟性是想象作文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中,虚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空间虚拟、时间虚拟、情节虚拟。第二,丰富性。想象作文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创作者需要在各方面展开丰富联想,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形象或特定领域。在创作想象作文时,学生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发散思维,对内容加以有效补充,让故事情节更加饱满、精彩。第三,合理性。在写想象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想象要合乎情理,不能脱离实际,胡编乱造。二、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策略1.课前准备策略(1)拟定教学目标构建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引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想象作文时,教师需要落实以下两点:第一,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想象作文的教学要求;第二,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考虑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