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4年1月(总第253期)英语广场收稿日期:2023-5-11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红楼梦》英译研究□罗静娜缪羽龙[摘要]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极为常见。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在译文中加入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内容时,那么在此译作中,创造性叛逆的现象就一定存在。《红楼梦》在国外的流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其取得的斐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本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的创造性叛逆,揭示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作用和影响。[关键词]创造性叛逆;《红楼梦》;文学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1-0011-041研究背景《红楼梦》是由曹雪芹先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现已被译成英文、希腊文、意大利文、俄文和德文等多种语言。在众多英译本中,杨宪益和戴乃迭(以下简称“杨戴”)译本的影响深远。译本的成功离不开译者。杨宪益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夫人戴乃迭一起,致力于将中国优秀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介绍到全世界。2009年9月,杨宪益先生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李嘉渝,2018)。在优秀译者的加持下,《红楼梦》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成英文的扛鼎之作,出版后就受到中外学者好评。本文以该译本为研究对象,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创造性叛逆,从而揭示创造性叛逆对于文学翻译的意义。2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概述法国学者埃斯皮卡(1987)在《文学社会学》(TheSociologyofLiterature)一书中明确指出:“翻译始终是一种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他解释道:“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同时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创造性叛逆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翻译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国内无数的优秀学者也对该理论做了一番研究。谢天振(1992)将创造性叛逆引入译介学,并认为整个译介过程其实经历了两次叛逆。许钧(2003)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创造性叛逆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译者就好像是戴着镣铐的舞者(苏小燕,2020)。一方面,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达到“信”的翻译要求,另一方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