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024/04/语文教学与研究/课堂教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实施一以《兰亭集序》为例◎潘舒琪潘舒琪,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学教师。摘要: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实施中由于情境创设的不当,效果不佳。本文基于现实情况,以《兰亭集序》为例,提出真实情境的创设路径,认为教师的考量应以目标确立为始,以教学效果为终,即目标任务要立足核心素养,情境创设要围绕学习目标层层推进,最终在目标达成的同时也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真实情境;教学实施;《兰亭集序》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是考查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就明确提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与此同时,新高考语文试题的设置也更加注重任务的真实性和具体性,并借此来考查学生的素养。本文以《兰亭集序》为例,探究达成核心素养提升的情境式课堂教学实施。一、立足核心素养的目标任务确定“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2],而要切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创设的前提便是总体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其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抓住核心,即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文本最主要的教学价值为根本,而教学价值应从文本本身出发,基于整个单元及其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加以确立;二是要做到精简,由于课堂容量和学生在短时间内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学目标应在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经验之上侧重核心素养的某一方面,借助其整体性辐射带动其他方面,而不宜面面俱到。《兰亭集序》选自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体现出的是古代文人创作“至情至性”的一面,而针对本文,学习提示中明确提出要“循着作者的思路,理解他富于哲理的思考,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由此确定以“领会文意之妙”为本文的学习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实地探访其诞生之所,此时已开发为旅游风景区的兰亭风景区,可以发现从入口到出口的游踪正契合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变化。因此,以真实的游历为抓手,以所见所感为情境任务创设的基础,能够实现行文思路、真实游踪以及课堂实施三位一体的理想境界。二、围绕学习目标的真实情境创设情境中的问题应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的,使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有所思考和收获的问题。因此,不论是主任务还是子任务都应指向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