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课改教研┆教研园地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姜君霞(宁县早胜初级中学,甘肃宁县745205)【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环境下初中物理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应基于全面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发展目标,以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为原则,引入探究实验式的课内教材案例、课外网络教学资源,设置面向不同年级学生的科学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实践。围绕初中物理课程的单元主题,提出探究性实验问题,创设面向某一主题或问题的启发式情境,设计课堂演示教案、合作探究实验、师生问题交互与指导、学习反馈与拓展、教学反思与评价等创新教学环节,注重重难点物理知识的启发引导、假设联想、探究实验与问题指导,强化初中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能力,达成初中物理问题导学与实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教学;初中物理课程;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4-0169-0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4.05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物理应着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加强学段教学体系衔接,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在这一物理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体系、探究性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思维及实验能力培养为目标,依托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平台设置问题引入、合作探究、演示与解释、迁移拓展、反馈与评价的探究实验教学流程,对某一单元主题或实验案例展开系统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观念、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提升物理学科探究实验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一、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程教学的理论遵循(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科教育中的教师引导性、学生主体性,指出“知识传授应符合学习对象的自我认知与发展状况”,在教学思想上反映为师生角色定位、知识观、学习观、学习环境等教育理论。其中师生角色定位规定着教师、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知识观强调学科知识所具有的动态性;学习观要求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建构起专业知识体系;学习环境是要求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导向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其能够通过自主独立地参与学习总结知识经验、培养及发展技能。(二)教学做合一理论1900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