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4月第14卷第12期综合医学·137·续熟睡时间在4~6h,苏醒后,无不舒适,身心状态放松,思路清晰稳定。睡眠障碍的判断标准为在入睡上比较困难,从睡觉开始到熟睡的时间在2h以上,甚至还需要借助药物或者外界道具引导入睡。在进入熟睡之后,容易惊醒或早醒,有时还会经常伴有噩梦,说梦话等,睡觉过程中容易被很轻的声音吵醒,连续熟睡的时间不超过3h,影响工作效率,无法集中工作[4]。1.3观察指标(1)比较80名不同工作时长的护理人员的睡眠障碍情况。(2)统计出现护理差错的护理人员情况,其中护理差错包含液体外渗、漏做皮肤准备、护理文书漏记、错误或者漏服药物等。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80名不同工作时长的护理人员的睡眠障碍情况比较工作时长5~9年的护理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1~4年与10~20年的护理人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睡眠障碍对80名不同工作时长的护理人员健康情况的影响工作时长1~4年的护理人员睡眠障碍患病率最低,且睡眠障碍护理人员与无睡眠障碍护理人员的健康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时长据统计,成年人中出现睡眠质量问题的占比为15%~35%。一旦出现睡眠障碍,不仅直接影响精神和身体状态,还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导致工作效能降低[1]。然而,在医疗卫生相关工作人员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以护士群体为例,其睡眠障碍发生率极高,达到了41.25%[2]。医护人员在医院工作本身就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常需要长时间值夜班,睡眠问题变得尤为严重,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护士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免疫功能和代谢受到损害,进而增加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3]。基于此,本文旨在调查睡眠障碍对不同工作时长护理人员身体健康和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工作的80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8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33.55±3.05)岁;体重50.62~80.66kg,平均(62.33±3.05)kg;工作时间1~20年,平均(12.32±1.35)年;护士55名,护师25名。纳入标准:(1)入组成员均自愿参与;(2)均属于在本院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3)工作时间均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