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春泥83在声乐教学的海洋里,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语言;而每一位教师的性格、文学修养、演唱能力以及对声乐理解的角度、对自身工作职责理解的深度,甚至包括成长历程都不一样,这就造就了每一位教师声乐教学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声乐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声乐教学语言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渠道和桥梁;而声乐教学的语言更是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独特的教学语言。笔者认为,声乐教学语言由两部分组成,即描述性教学语言和无声的教学语言(即肢体语言)两种。描述性教学语言,切忌深奥,少说书面语言,尽量使用生活语言描述;否则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更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无声的教学语言其实就是由教师的肢体语言和教师的面部表情融合而成;声乐教学中某些特殊的概念和技巧,教师往往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演绎,再配合生活化的语言加以诠释,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并掌握。这种无声的语言是声乐教学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是声乐教学语言的延伸与补充。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他们往往能把形象、生动、和谐而美好的肢体语言和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科学地融入声乐教学当中。这样会使声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喜欢学习声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二、声乐教学语言的特征1.声乐教学语言的精准性声乐教学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通俗易懂;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切忌猛一听“高大上”,细一想“雾茫茫”,让学生既感到神秘无比,却又让他们困惑不已。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一堂有限的课时内,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精干而准确,要牢牢抓住学生身上的主要矛盾,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而准才能解决学生声音中的主要问题;同时,我们必须明确:精而准的教学语言并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书本化,因为过于书本化、程式化的语言很难与实践相结合,会脱离课堂实际情况,常常会使学生无所适从。2.声乐教学语言的通俗性所谓通俗性,就是把那些被学生认为是高深莫测的声乐教学理论,用浅显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快速达到老师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声乐教学的语言特征■米宏彬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摘要〕声乐教学语言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