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研究2024/05“三段六课型”:初中语文必读名著阅读指导方式①河南/史佩侠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版语文教材要求通过阅读整本书,构建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学生的阅读状况和教师的阅读指导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名著阅读指导的三个阶段、六种课型这一阅读指导方式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提供了一个思考、指导和交流的路径,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师提高名著阅读指导的效果。关键词: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阅读指导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初中学段“阅读与鉴赏”部分对名著阅读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要求:“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设置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多次强调:“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统编版语文教材已经全面使用,教材设置了“教读—一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把名著阅读从附录提到“正文”的位置,并在每册教材中推荐了两本必读名著、四本自主阅读名著。倡导整本书阅读既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理论的实践落地,也是基于学情的语文学习的现实需要。为促进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体系落地,借助工作坊的研修活动开展了实践性、引领性的细化研究。经过了两个阶段、近五年的基地学校跟进验证性研究及区域推进,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十二本必读名著阅读指导研究在理论总结与实践突破上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教师先行阅读、了解学情是开展阅读指导的前提教师阅读要先行,否则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就无从谈起。教师要通读全书,熟悉作品内容,阅读参考资料,发现作品审美点,总结作品在语文阅读中的价值点,从内容、主题、语言、写法等方面梳理出名著的阅读指导点和话题,为下一步开展阅读指导奠定基础。成年人与中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通过课堂交流、提出阅读疑问等方式了解中学生的阅读困难,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指导。如学生提出了古典名著中生字词较多,篇幅太长,书中关于人物的描写、诗词等不喜欢看,作品时代背景久远、人物众多、事件复杂,难以整体把握,外国作品读不进去等问题。教师要相应地给予学生推荐版本,指导跳读,梳理文中人物关系图、人物经历路线图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