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8期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No08,2023(总第251期)JOURNALOFMUDANJIANGCOLLEGEOFEDUCATIONSerialNo251[收稿日期]2023G05G25[作者简介]孙礼(1975-),女,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教师要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孙礼(牡丹江市第四中学,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教师的角色转变,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具体推进和新课程的具体实施.教师是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必须加强科研意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进行经验积累,并着眼于解决自身真实问题的具体研究.[关键词]实践者;研究者[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0G2323(2023)08G0127G02教师这个角色的根本转向来自于个人身份极其认同的自我转变,教师本身的角色转变,直接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具体推进和新课程的具体实施.着眼于当下的教育教学,以及改革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来看,教师本身需要产生系列的自我角色变化,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便是其中之一.以前的时候,教师更多的将自己角色定位在一个实践者上面,有时候也会以“教书匠”而自我称呼.教书匠这个词语本身比较通俗,但很能正确地反映先前社会对于教师本身的原有角色设计.“匠”本身是工匠,指的是按照购买者的想法和设计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技术操作,把外人的思想转变为现实,随着操作的熟练程度,逐渐形成一定的技术,直到达到自动化、熟练化的程度,这些是社会对于工匠的具体描绘.这种类型的工匠,并不需要动用自己本身太多的心思,也不需要自己亲身去做过多的研究,他们需要的是具体的操作、实践,是一种具体的熟悉程度.一、教师区别于专业研究者的特征目前看来,教师作为一名研究者,虽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瞭望,但所做的研究方式等与专业研究者有着较大的区别.如果想要仔细地去把握这些差异,对于教师本身的自我认识,研究者的含义,具体的实践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研究目的上,绝大多数的专业研究者的都想要推陈出新,目的是创造出新鲜的前所未有的成果,教师本身的研究更多地在于处理学生和教学上的问题,进而去让自身水平达到某种提高,但是不是创新,在什么基础上进行何种创新,并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大倾向.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如果说,专业强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基础研究,是要在该基础之上探索出一些更加不同、从而拓展出新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