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乐器学堂音乐教室Instru从组合技法视角解读弦乐的多维音色浅析谢德林《卡门组曲》中的多重性演奏技法文/吴志高摘要:谢德林是20世纪个性派、先锋派的作曲家。20世纪的音乐与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不同,追求个性、张扬。作曲家谢德林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更是笔耕不较孕育出了自心中的《卡门》。通过分析《卡门》中的演奏技巧、音型和音色运用,可以深入解读谢德林的创作思路,看到一个多产的作曲家如何在20世纪现代音乐语汇中,探索音乐的可能性,将自己的情感世界注入作品,成就杰出的艺术成就。这充分体现了谢德林作为个性派、先锋派作曲家的艺术特质和历史地位。本文立足于弦乐的演奏技法、固定音型,以及主题的多维音色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关键词:卡门组曲多重性弦乐演奏技法固定音型多维音色罗迪安·谢德林,俄罗斯20世纪杰出音乐家。1932年出生于音乐世家,少年谢德林浸润于丰富的艺术氛围,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1950年,谢德林攻读莫斯科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与作曲。1955年毕业后再深造,1959年获研究生学位,并留校任教。学生时代,谢德林已开始创作之路,他的创作历程可概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作品深植俄罗斯民间文化沃土,如首部芭蕾舞剧《神驼马》运用俄式歌谣旋律,还有他的歌剧作品《死灵魂》《不仅是爱情》,抑或合唱音诗《普加乔夫的死刑》,都显示出俄罗斯民间文化的烙印。中期谢德林的创作轨迹几乎囊括各种音乐体裁,如,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等等。并产生了许多令人称赞的音乐作品。尤其钟情于钢琴创作,善用键盘乐器的丰富色彩,开拓多变的手法,代表作为《复调手册》《24首前奏曲与赋格》结构精美,音乐意蕴深刻。晚期,谢德林遭逢俄罗斯经济危机冲击,创作量减少,移居德国。综观谢德林的艺术生涯,创作题材广阔丰硕,技法新颖多变,-34-MusicalInstrumentMagazine成功汲取俄罗斯民族传统精髓,又与世界古典融会贯通,功底深厚,造谐精湛。《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歌剧史上最高演出率的保持者。出于对作品的喜爱,谢德林以一名作曲者的身份,将这部传世之作搬上了芭蕾舞剧的舞台,也创作出了独幕芭蕾舞音乐《卡门组曲》,因为卡门主题已经深入人心,任何素材上的改动,本质上都是“卡门”灵魂的丧失。因此谢德林另辟蹊径,以音响的角度重新切入,既做到了不改其形,又做到了神形兼备。在改编的过程中,谢德林巧妙运用编配手法,加入大量打击乐器,突出音响效果,忠实呈现剧中人物性格,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