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金融科技是否强化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郑慧1,2张晓1(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出台建立准自然实验,根据倾向得分匹配结果,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整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但与非污染企业相比,政策的出台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整体技术创新的支持水平,但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并没有因金融科技的发展得到显著缓解。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揭示绿色信贷政策的微观效果,检验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政策创新支持效果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绿色信贷政策的经济效应,为后续政策的推进提供相应启示。关键词:绿色信贷政策;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金融科技;双重差分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5X(2023)05-0076-08DOI:10.16497/j.cnki.1672-335X.20230500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工业企业是物质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推动其完成技术改造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金融市场具有的资金、信息、信用等优势,可以缓解重污染企业因改造升级、技术创新产生的融资约束,解决微观主体缺乏创新激励以及政策环境不利等问题。[1]2012年2月,原中国银监会就正式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鼓励银行对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支持,同时要求银行在授信流程中强化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绿色信贷政策试图打破高污染企业生产模式,通过设立与资源环境风险相关的信贷门槛,倒逼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但此类信贷约束也容易再次造成重污染企业的融资困境从而减少创新投资。此外,绿色信贷政策的创新支持效果不仅取决于重污染企业的策略性反应,也与银行执行政策的意愿与能力密切相关。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化,推进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融合,深刻影响了银行信贷评估水平与企业创新融资环境。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以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