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业工程COPPERENGINEERINGTotal183No.52023总第183期2023年第5期引文格式:高亚林,何敏,贺耀文,李辉,赵宏斌,周涛.金川矿床深部矿体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铜业工程,2023(5):95-105.金川矿床深部矿体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高亚林1,2,何敏1,2,贺耀文1,2,李辉1,2,赵宏斌1,2,周涛2(1.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甘肃金昌737100;2.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金昌737100)摘要:作为我国镍钴等战略金属的资源基地,金川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深部找矿遇到“瓶颈”,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地质勘查成果,通过建模软件分析各矿体和构造的变化规律,系统总结了主矿体的深部赋存特征;梳理了金川深部找矿的难点——深部断裂构造变化趋势与成矿作用关系不清,提出“研究矿体(富矿)深部延伸变化判断含矿岩浆侵位方向,预测岩浆通道位置;研究断裂构造和成矿作用关系,构造与物化探信息结合来预测潜在矿体位置”的找矿思路,提出“断裂构造是形成金川矿床重要因素,含矿岩浆在脉动型构造运动作用下上侵形成金川矿床,其附近出现花岗斑岩脉或辉绿岩脉,与深部隐伏富矿体或致密块状特富矿体密切相关”的科学认识。采用深部构造变化、矿体赋存规律及物探等综合信息预测方法,分析了金川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为下一步地质找矿设计和找矿规划提供依据。关键词:深部矿体;矿体特征;矿体成因;断裂构造;找矿潜力doi:10.3969/j.issn.1009-3842.2023.05.013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842(2023)05-0095-11金川铜镍(钴)硫化物矿床(以下简称金川矿床)是中国最大的岩浆型铜镍(钴)多金属共伴生矿床,也是世界第三大同类型矿床。金川矿床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就金川矿床的成矿背景、岩浆源区、岩浆演化、成矿构造与岩浆运移动力学、铜镍钴矿物富集机理和迁移规律、找矿潜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如,汤中立等[1]基于金川矿床勘查实践提出“小岩体成大矿”成矿规律和“幔源岩浆深部融离-多期脉动贯入”成矿模式;宋谢炎等[2]提出“巨量幔源岩浆源是各类金属富集和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重要条件”和“金川矿床富集来自深部东、西部两个岩浆房”,且提出Ⅰ、Ⅲ矿区岩体与Ⅱ、Ⅳ矿区岩体不属同一岩带,Ⅰ矿区的南东段主岩带可能隐伏于大理岩透镜体另一侧深部的找矿新思路。自2020年以来,金川公司每年对自产矿石原料的需求达1100~1200万t,资源耗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