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目录打印订阅技术动态专题业界访谈每月新品解决方案世界电子元器件2023年第9期19/66“炸鸡配参茶,精酿加枸杞,熬夜敷面膜,蹦迪戴护膝……”作为当代年轻人朋克养生的现状,调侃是真的,惜命也是真的。在放肆与克制之间反复横跳,高压社会下的年轻人们没能避免失眠、肥胖、暴躁等逐渐带来的“疑难杂症”,倒是让大众对大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再有我国素来养生观念的加成下,无论是生活方式、情绪健康、甚至细化到某一具体的小毛病,人们都渴望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方式,精准监护与科技养生成为了大健康的“主旋律”,同样也锚定了作为其关键载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可穿戴设备为了更好地支持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实现最大程度的人群覆盖度和准确度,正在向更高性能的方向发起冲击。”ADI中国产品事业部高级市场应用经理何源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如此表示,并且ADI最新发布的可穿戴健康领域的产品——多合一的健康传感器模拟前端芯片ADPD7000就很好地为他的观点做了背书。作为VSM的最新款产品,ADPD7000系列专为测量各种生命体征信号而设计,适用于可穿戴式VSM设备。在上一代的基础上,ADPD7000新增皮肤电活动(GSR)测量功能,再集光电体积脉搏波(PPG)、心电图(ECG)、身体阻抗分析(BIA)四合一,实现了更准确的血氧、心率、心电、体脂甚至是情绪反应等人体生理特征指标的监测。慢病年轻化下的健康焦虑,可穿戴撕去“鸡肋”标签走向刚需“30岁的人,60岁的病”正在部分成为社会现实。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而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34%,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这些曾经的“老年病”,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由于大部分慢性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症状会提前显现,我们最好能对这些亚健康状态进行监测,提早发现,及时治疗,这也是可穿戴医疗设备存在的意义。”何源表示。凭借实时监测提前亚健康预警,在如今养生年轻化和社会老龄化的阶段,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睿略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774.83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87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估为16.09%。然而,可穿戴设备性能良莠不齐,其测量精度一直被业界所诟病“助力不成,反而引发数据焦虑”。直到最近两年,一些可穿戴产品陆续获批为二类器械,消费者逐渐开始改变认知——可穿戴设备发展方向有望为用户提供医疗参考性。在该过程中存在不小的挑战,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