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023年第21期(总第361期)幼教园地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们面对的是更加主动、智慧和富有探索精神的幼儿。因此,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为优质保教护航,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下称《指标》)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幼儿每天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与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这与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感相契合:幼儿在游戏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更有兴趣和乐于交往,游戏是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好奇心能得到满足,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自主选择探究内容,制定目标,发挥学习潜能。游戏与保教的结合与幼儿的发展正相关,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有益的游戏支持幼儿感知、探索,使其获得真实、长足的发展。一、研读领会《指标》精神,优化一日生活教学(一)解读指南关键词《指标》指出,教师应创设良好游戏环境,保证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谈到游戏环境,教师都十分熟悉:思考游戏的内容,准备游戏的材料,布置游戏的空间,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游戏氛围。然而,有时候教师精心准备的游戏并不受幼儿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指标》具体说明,教师应当深入理解游戏是为谁创设的,应让谁充分融入游戏,再考虑幼儿的实际经验和需要设计游戏。幼儿喜欢游戏,才能全身心投入游戏,也才能玩得长久,获得发展。(二)整合各领域精神在一日活动中,保育和教育始终紧密结合,共同呵护、促进幼儿的成长。在幼儿游戏中,各个领域的内容无法分割,它们为幼儿的感知提供多维的营养,从不同的角度、维度促进幼儿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这与《指标》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的要求相契合,为教师思考利用趣味活动和各类游戏提升保教质量提供了方向。二、深入挖掘生活趣味性,增强师幼互动(一)在生活中增强趣味交流《指标》指出,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愉快的情绪状态,以亲切和蔼、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与幼儿结合游戏提高保教质量的探索实践胡文谦摘要:保教质量不仅关系到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还关系到教师和园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