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大葱主要种植在大峪镇寺郎腰、方山、林仙、陡岩沟、反头岭等15个行政村,总面积约60km2。大峪镇位于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境内西南部山区(34毅57忆45.6义~35毅02忆54.9义N,112毅17忆56.2义~112毅23忆00.0义E)[1],在黄河中游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土壤是富钾红黏土和红砂土结合的类型,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整年昼夜温差较大,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其独特自然环境下栽植的大葱,葱白长,肉质厚,耐贮存,清爽可口,香甜辛辣,后味浓,深受消费者喜爱,曾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中国名特优产品”等称号,并已注册“寺郎腰大葱”商标[1-2]。1生产现状1.1品种选择一直以来,寺郎腰村引进大葱品种选择的都是高产耐贮且抗病虫、耐热、抗寒、抗逆性强的‘铁杆王’、章丘大葱、‘长白山’等品种,以‘铁杆王’大葱为主。2019年开始大面积种植‘郑研丰葱’,该品种植株直立高大、叶片互生,分蘖少,有蜡粉,耐低温能力强,产量在45000kg/hm2左右。1.2种植管理大葱于上一年9月底育苗,一般干籽直播,有的采用浸种催芽播种,于次年4月定植,9月采收,这个茬次的大葱产量高,商品性好[3]。也有在当年2月底3月初育苗,6月底定植(麦茬葱),10月采收。种植方式均为露地栽培,栽植方法有排葱法和插葱法。在葱苗移栽前,先施底肥450kg/hm2,后进行2次追肥,第1次追肥在首次铲蹚时进行,追施450kg/hm2,第2次追肥600kg/hm2,在第2次铲蹚前进行。除无机肥料外,农户可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因大峪镇位于小浪底水库北岸,灌溉主要依靠黄河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同时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整个生产过程多采用传统种植模式,机械化程度较低。1.3销售状况从销售渠道看,目前寺郎腰大葱销售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依托大峪镇政府建的大葱市场交易场所,各地商贩自行去收购;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联系定点销往洛阳等地;三是城区的菜市和店面;四是分散的单户经营。由于大葱的生长环境受天气影响较大,旱涝以及病虫害都会造成大葱产量下降,引起大葱价格波动大,对大葱种植户造成一定损失,还有市场对大葱的需求量以及品质要求都影响着大葱的价格和种植户的收入。2存在问题2.1种植面积下降一是在调研中发现大葱种植户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而大葱从播种到育苗,从插葱到刨收,整个生长周期李冰,李文静,牛燕燕,司清林,孙改格,段栓成,王梅(济源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济源459000)摘要:济源示范区大峪镇独特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