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3—29作者简介:张莉(1977—),女,陕西横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与二语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延安大学疫情防控应急科研项目(ydfk072);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20606747081606)后疫情时代应急语言服务本地化策略研究张莉(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在人类可能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长期共存的后疫情时代,语言因其有着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功用可被运用到应急管理中,发挥其应急服务的功用。陕西省作为一个旅游、文化大省,人口语言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亟待建立适用于本地语情、民情的应急语言服务体系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突发事件。陕西省本地化应急语言服务体系的建构需精准定位其服务对象、内容与方式,结合陕西民间艺术、语言景观、人才储备建立有特色的多模态抗疫平台、简明语言景观、基于双向调研的人才体系。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应急语言;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H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871(2024)01-0065-07DOI:10.16752/j.cnki.jylu.2024.01.0112020年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在2022年1月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中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最终会成为这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1]。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将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并极大影响国际交往、社会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应急语言服务”的提法应运而生。因为语言不仅是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际工具,它同时具有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功用,作为一种应急辅助手段参与到疫情前预知、疫情中处置、疫情后重建等工作中去。语言参与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宁生活中正是应急语言服务的最大社会功用之一。应急语言服务是指“针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监测、快速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快速救援语言产品、语言技术或参与语言救援行动”[2]。《“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都提到“要加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国家应急管理、语言规划部门都高度重视应急语言服务,它是国家运用语言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国家应急管理的有力补充。在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甚至疫情后时代,应急语言服务都可作为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有效手段应用到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来。然而,当前的语言应急服务还多从国家层面进行研究与实施,区域化研究相对较少。王立非等提出,“应急语言服务是社会和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专业服务,本地化是尊重不同市场的语言、文化和习俗差异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