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教研之页高中语文主题整合教学的实践路径◎重庆/冉洁陈克超摘要:以学科单元为基准,主题为纽带、问题为导向、话题与议题等为具体表现形式,利用主题的内在逻辑与凝聚发散功能,对相交领域中的内容、概念、技能等,运用交、联、关、合等手法进行统整,建构探索高中语文主题整合的教学实践路径。关键词:主题;整合;实践路径单元主题组块学习已然成为追求整体化学习效果的有效策略,运用主题的内在逻辑与凝聚发散功能实现其整合是关键。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具体实践路径。一、主题整合的内在逻辑“高中语文的人文主题体现人本观,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构建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观体系,其意义分为内容、文化、精神三个维度。”主题可以是具有知识逻辑性和系统结构的大概念,也可以是非知识逻辑性与结构性的内容,运用学科因果逻辑与形象的联想,利用主题凝聚与发散功能,将文本和资料根据内涵、知识特征、思想与情感、表现手法、艺术效果、学习方法等归并于某一主题之下,根据概念内容与结构的同型性和一致性,合并雷同内容、关联相关内容、进阶衔接内容等形式进行整合与拓展,求同中完成归类聚合,求异中深化拓展,即主题统摄下的重组逻辑一一互补、并列、冲突、主次支撑等关系,从独立到关联,在重组中整合、在拓展中整合、在整合中拓展,形成结构良好、内容精炼的非线性思维体系,产生聚合价值。二、主题整合的实践路径(一)人文主题单元内的整合1.人文主题凝聚下的整合。人文主题为主线将多文本组合在一起是新教材的亮点,突出思想性。大情境、大问题、大任务是人文主题的重要教学线。如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创设“我为青春代言”为大情境、“怎样感受和理解不同时代特色的“青春’内涵、鉴赏与探究不同文学体裁对主-30-题的不同表达”为大问题,“聚焦时代语境,探究主题的表达形式”为大任务,诗歌诵读、小说品鉴、诗歌与小说比较鉴赏活动为进阶形式,在探究中归纳出青春内涵:一览天下的激情和志向、力量的颂歌、奉献和赤诚、青春的敬畏、美丽与忧伤、纯洁、改变生活与社会的豪迈。2.同型文体文本的整合。文体特征相同的文本,其结构与情感表达上也会有差异。以大概念为统领进行整合,揭示主题思想。如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三篇文章为经典戏剧作品节选,“悲剧外在形式与内在价值的关联”为大概念,语言、构思、意蕴、情感为大概念统摄下的核心概念,从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来刻画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