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1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Vol.38No.12024年2月JournalofYanbianInstituteofEducationFeb.2024·54·高校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①张宏胜杨尚钊(贵阳人文科技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高校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思路,结合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对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授课方法及考核机制,可形成具有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的特色思政育人体系。关键词:高校;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64(2024)01-0054-05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开展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筑牢了基础。何为课程思政教育,2017年12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及教学设计要进行优化设计,要以围绕课程思政为要点,突出思政教育内核,认真梳理和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的内涵,将思政教育贯穿课前、课中及课后,实现思政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相辅相成,达到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是社科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专业领域内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涉及到的专业较多,课程的名称有一定的差异,都以“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社会调查与研究”“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等不同的课程名称开设此相关课程。“部分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对全校学生开放,使对社会调查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选修和学习。”[1]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涵盖的学科领域较多,学科交叉、融合面较广。因此,讲授该门课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所涉及到的学科,在讲授与之相关的学科时可以把课程思政内容嵌入进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政治信仰及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体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调查与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