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15教育新基建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欣赏教学改革研究王娅琳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62摘要:艺术欣赏课程是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并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设公共性课程,具有广泛性、抽象性、艺术性的特征。实际学习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教学和理论学习难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不到培养并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意义。在教育新基建背景下,顺应时代背景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对高职院校艺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艺术欣赏课改革建设办法。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新基建所带来的教育价值,切实推动艺术欣赏教学改革步伐。关键词:教育新基建;高职院校;艺术欣赏;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1新基建泛指新型基础建设,指的是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来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高铁、5G基站、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其本质上强调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升级。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新基建”作为一项战略部署已经在我国产业转型、科技升级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时代场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教育部门提出了“教育新基建”理念,力争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教育新基建”强调利用“新基建”所带来的技术优势,如人工智能、云技术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赋能,加快线上教育平台和资源平台的建设,为满足新时代发展提供全新的人才培养平台。1艺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1.1学习难度较高艺术欣赏课程属于公共性科目,并非专业核心科目,这也决定了艺术欣赏课程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体系中的重要性并不突出,从教师到学生普遍存在着不重视艺术欣赏课程的情况。此外,艺术欣赏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特征,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这直接加剧了学生的消极心理[1]。从课程性质的角度来看,艺术欣赏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于文艺理论范围,同时也包括一些文学、科技和艺术学科的知识。艺术欣赏课程的整个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庞大。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自身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这也对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造成了明显的障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艺术欣赏课程的课堂氛围相对较为沉闷,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导致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意义难以实现[2]。从本质来看,艺术欣赏属于审美再创造活动的组成部分,涵盖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