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2023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RenminUniversityofChinaEducationJournalNo.4July.2023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培养是否趋同?基于学位论文比较的视角左凡李永刚(天津大学孝教育学院,天津300350)摘要:教育博士的培养一直受到学术化的困扰和质疑,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从研究取向、研究主旨以及研究规范三个方面,对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共330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在学位论文上趋同问题并不严重,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虽然在研究取向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研究主旨上具有明显区别,相较于教育学博士的“研究型”特点,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关键词、主题以及层次上呈现出“实践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博士也偏向于“实践应用”性质的研究方法。此外,两类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基础都有待加强。在未来的博士生培养中,应进一步强化教育学博士的学术性取向和教育博士的实践性取向;教育博士培养和论文研究应形成培养单位、工作单位和实践场所等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论文成果的应用价值;加强教育博士论文研究的规范性,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关键词:教育博士;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对比研究;实践性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095-1760(2023)04-0051-19一、问题的提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提出教育博士的收稿日期:2022-01-13作者简介:左凡,女,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永刚,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实践性知识视角下代表性职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需求与培养”(编号:2020ZDB52)。52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不同于教育学博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员”,使已取得较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成就的中小学老师、各级学校管理人员发展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与解决的能力,“实践性”是其基本价值取向。2010年,以北京大学为首的15所大学纷纷设立教育博士招生试点,经过十年发展,截至目前共有27所高校设立教育博士点。不过,在教育博士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其培养模式哲学化的质疑与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例如,陈大兴和张媛媛通过揭示教育学博士与教育博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趋同,指出根植于教育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