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二卷收稿日期:2022-11-18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1A0325)作者简介:朱华,女,湖南双峰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材研究;王紫悦,女,河南宝丰人,湖南科技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教科书评价发展:历程、反思与建议朱华,王紫悦(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教科书评价规范和引领教科书的发展是提升教科书质量、推进教科书建设的驱动力。我国教科书评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阶段。教科书评价在与时俱进中逐渐走上了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主要表现为:评价政策日趋完善;评价理念凸显育人为本;评价内容与时俱进;评价标准日渐科学;评价主体日益多元。但教科书评价在适应课程改革与自身完善的过程中也面临评价内容标准制定有待细化、使用过程追踪反馈亟待解决、师生主体评价意识需要提升等诸多困境。要切实提升教科书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应从细化评价标准、加强顶层设计;重视动态评价、完善使用过程;更新评价理念、回应评价需求等方面加以完善。关键词:教科书;教科书评价;教科书评价改革;教科书建设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0692(2023)02-0037-07教科书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材料,其关乎教育大计、民族前途与个人发展,应体现国家意志、遵循教育规律。教科书评价是教科书发展和改革的指挥棒,是提升教科书质量、推进教科书建设的驱动力,对教科书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正因如此,教科书评价的研究备受世界各国重视。探索我国教科书评价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成效,反思其发展困境,提出其发展建议,对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教科书评价发展之历程教科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关键环节。追溯教科书评价的发展,需要站在课程评价的视角来探讨。从我国课程评价的发展历程出发,本研究将教科书评价的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一)教科书评价的萌芽期(1978—2000年)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教科书评价研究比较,我国的教科书评价研究相对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就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和教材的质量,但当时中小学课程教材实行“一纲一本”政策,教科书都是按照全国统一要求,由教育部按计划修订,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修改,教科书评价的需求并不大,因而并没有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