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No.5课题与实验引言一词多义现象在高中英语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多义词在文章中出现时往往不是其常见词义,而是其他词义,因而对学生准确理解该词的表达意义造成困扰,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随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及教学渠道的拓宽,一词多义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不再认为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是无理可据、缺乏系统性的。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英语一词多义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仍存在许多不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和词汇习得规律的做法,导致一词多义习得费时低效,使学生丧失信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大多借助词汇的核心含义(一般是最熟悉的含义),在特定语境中无法准确翻译成其他义项,甚至在知道其义项在上下文中讲不通的情况下,仍不放弃该义项,坚持提取错误的信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词汇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词汇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汇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教育部2020)。一词多义的讲授不能停留在让学生机械记忆上,也不能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被动接收上,否则会出现课堂单一、枯燥、乏味且效率低的情况。下面,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从当前高中生一词多义习得的问题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及教学实践,探索多义词发展过程,并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碎片化的多义词义项结构化、体系化、关联化、层次化,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其对知识的内化迁移。一、高中生一词多义习得的现状针对高中生一词多义习得存在的问题,就其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情况、习得情况及最大困扰等问题,教师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教授方法及最大困扰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以期把握师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总结造成师生一词多义教授与习得困扰的症结,从而为探索一词多义习得的途径提供依据。下面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别总结。(一)教师层面1.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教师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撑,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习得效果不佳。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讲、学生被动接收和记忆。或者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语境猜测词汇的义项,认为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词义猜测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阅读技巧。2.缺乏一词多义教学意识大部分教师不重视一词多义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多教师对一词多义教学的重视度不高,未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把学生词汇习得效果不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