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37卷第5期2024年3月Vol.37No.5March2024艺术科技目前,以满足观众娱乐需求从而达到情感纾解为终极愿景的影片主宰市场,观众渴望电影发挥补偿与疗伤的作用。温暖现实主义理念[1]的提出有效回应了新时期观众的呼唤,彰显了人文情怀,体现了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影片情感与精神的传承,以及以反映时代内核为支点的创新性传承。然而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股创作热潮之后,如何实现作者性与类型化的有效缝合成为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困境。新生代导演文牧野“用类型片的讲述方式去讲一个相对作者性的内核”[2],其电影《我不是药神》和《奇迹·笨小孩》在商业类型与艺术个性的制衡中成功突围,以边缘化视角展现两个小人物在现实困境中永不言弃、不断追求幸福的强大信念,将温暖贯穿始终并使其成为人物的终极救赎方向。1…文牧野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本体概念继承于现实主义美学,主要包括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等。”[3]文牧野导演的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在继承了现实主义电影美学传统的同时,又完成了对新视野的开拓,结合时代需求,努力寻求能够与当下受众有效交流的方式,积极调动受众的情感,促使他们从自我关怀走向他者关怀。1.1…对边缘群体的现实观照客观真实呈现底层生活是现实主义电影的第一要义,也是文牧野电影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牧野导演的两部长片讲述了底层人物于阵痛中坚强地追求幸福,于生活中不断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同时导演也完成了对新价值判断的阐释,即边缘群体不等于弱势群体也未必弱势。《我不是药神》根据时事新闻改编,讲述了程勇沉沦物欲惊醒后的人性激活与自我救赎的弧线转变。影片中社会底层人物被揭开的现实伤疤与叙事主题呈现的人性力量戳中众多观众内心,引发其情感共鸣。《奇迹·笨小孩》拆解城市底层,以刻画底层众生相来观照现实,以描摹景浩兄妹及其团队面对生活考验的精神力量来激励大众,使其燃起斗志与希望去追求美好生活。“我们可以将底层理解为一种题材的限定,或者论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策略——以文牧野导演的电影为例周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444)摘要:目的:当下,直面时代变迁、关注社会边缘群体、满足观众情感需求成为现实主义电影须实现的目标。温暖现实主义理念的提出有效回应了时代召唤,相关电影大量出现,但如何实现作者性与类型化的有效缝合成为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困境。新生代导演领军人物文牧野成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