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人民周刊/总第192期www.peopleweekly.cn金台书苑《中国字——讲述中国人的思维和汉字的故事》孔亚平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中国人发明了汉字,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和文化脉络,支撑起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孕育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在我国古人的介绍中,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礼者,理也;智者,知也。道者,导也;德者,得也。夫者,扶也;妻者,齐也……可以说,每一个中国字,都密切关联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如果不认知汉字本源,许多经典就会被误解甚至曲解,继承、发扬就无从谈起。用中国字讲述中国思维,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意义非同寻常。就目前关于“中国字”的介绍而言,不少古汉字读物把注意力放在了单字字形、字义上,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比较少,但字与字、字与万物、字与义都是相联系的,它们是文化思维的一部分。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符号上,不宜用现代人思维穿凿附会。《中国字——讲述中国人的思维和汉字的故事》一书回归古人思维,汲取往圣先贤的智慧,在“人文源自天文,以天伦定人伦”以及“观天以演文据文以造字”上致思,还强调文字背后的思维模型,探讨本质上与《易经》系统的关联,不少解释都令人耳目一新。《文化强国》意娜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恢弘气象大大展现,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大大增强,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船行大海,离不开灯塔的引航;伟大征程,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南。党的二十大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遵循,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吹响了奋进号角。《文化强国》一书深入...